本文作者:qweasd

生态环境防旱工作,生态环境防旱工作总结

qweasd 01-31 38
生态环境防旱工作,生态环境防旱工作总结摘要: 抗旱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为什么湿地生态系统可以蓄洪抗旱?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预案?抗旱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抗旱是指抵御或减轻气象干旱对农业、生态和人类生活等方面带来的不利影响。以下是抗旱...
  1. 抗旱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为什么湿地生态系统可以蓄洪抗旱?
  3. 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预案?

抗旱的基本知识方法

抗旱是指抵御或减轻气象干旱对农业生态人类生活等方面带来的不利影响。以下是抗旱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1. 了解气象干旱的特点:气象干旱是指降雨量明显偏少,地面土壤含水量不足,高温干燥,风力强大等情况。不同地区的气象干旱特点不同,因此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制定抗旱措施

2. 增加土地保水能力:通过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质地等措施,使土壤能够更好地保水。例如可以***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增加土壤肥力和质地。

生态环境防旱工作,生态环境防旱工作总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 合理选择作物品种:不同作物对于干旱的适应能力不同,应根据具体环境和气象条件选择耐旱品种。例如可以选择矮壮杆豌豆、韭菜等耐旱作物。

4. 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加水资源利用效益,既可减轻旱灾的影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例如可***取节水灌溉、喷淋灌溉和滴灌等现代化灌溉方法。

在非常抗旱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应当组织实施抗旱应急供水方案,对水源实施临时应急调度,并组织建设、气象、水利等部门***取下列应急供水措施:

生态环境防旱工作,生态环境防旱工作总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启用应急水源;

(2)临时设置抽水泵站,开挖输水渠道;

(3)应急性打井、挖泉、建蓄水池等;

生态环境防旱工作,生态环境防旱工作总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应急性跨流域调水;

(5)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6)对人畜饮水严重困难地区临时实行人工送水;

(7)其他应急供水措施。

在非常抗旱期,各级人民***应当优先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用水。县级以上人民***可以组织***取下列用水限制措施,并向社会公告:

(1)限制工业服务业用水,暂停高耗水工业、服务业用水;

1.我们地理气候条件决定了干旱灾害长期存在

2.现有抗旱减灾体系难以有效应对严重干旱

3.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增加了极端干旱发生概率

4.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对干旱的敏感性增强

什么湿地生态系统可以蓄洪抗旱?

1、湿地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当含有毒物和杂质(农药、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放物)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此外,一些湿地植物像芦苇、水湖莲能有效地吸收有毒物质。再现实生活中,不少湿地可以用做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地,这一过程能够提高水的质量,有益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2、保持小气候:湿地可以影响小气候。湿地水分通过蒸发成为水蒸气,然后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围地区,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影响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

3、湿地是一个巨大的蓄水库,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期储存过量的降水,均匀地把径流放出,减弱危害下游的洪水,因此保护湿地就是保护天然储水系统。

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预案

广东省作为一个经常受到台风和暴雨影响的地区,制定了一系列的防汛防旱防风预案,以应对自然灾害的发生。以下是广东省的一些防汛防旱防风预案的主要内容

防汛预案:广东省制定了详细的防汛预案,包括各级***的责任分工、应急响应措施、人员疏散和转移、物资调配等方面的内容。预案中还包括了水库调度、堤防巡查和加固、排涝设施维护等措施,以确保防汛工作的有效进行

防旱预案:广东省制定了防旱预案,包括水***管理、节水措施、农田灌溉管理等方面的内容。预案中还包括了旱情监测预警、应急供水措施、农业保险等措施,以应对干旱情况下的水***紧缺问题

防风预案:广东省制定了防风预案,包括台风监测和预警、人员疏散和转移、[_a***_]物加固等方面的内容。预案中还包括了停工停产、停课停市、交通管制等措施,以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这些预案是根据广东省的地理特点和历史经验制定的,旨在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以应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当灾害来临时,各级***和相关部门会按照预案的要求进行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生态环境防旱工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生态环境防旱工作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15:40[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singhua-md.com/post/47495.html发布于 01-31

阅读
分享